热点资讯

你的位置:今年体育盛会 > 新闻动态 > 诗象·中国当代诗歌巡展(第4期)

诗象·中国当代诗歌巡展(第4期)


发布日期:2025-05-22 15:54    点击次数:136


\n

诗象·中国当代诗歌巡展(第4期)

\n

\n

本期登场诗人:朱庆和、李柳杨、蒋雪峰

\n

\n

刺猬

\n

文/朱庆和

\n

\n

起初,你的手上无意中,扎了一根刺

\n

其实这没什么,接着会有第二根,第三根

\n

扎进你的肚皮,你的心脏,甚至双眼

\n

然后一根根,射向你,犹如箭矢

\n

还有什么可说的,最终你成了人见人爱的小东西

\n

\n

(朱庆和,山东临沂人,毕业于东南大学社科系。出版诗集、小说集两部,最新诗集《我的家乡盛产钻石》由“年代诗丛”第三辑推出。)

\n

\n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n

京都

\n

文/李柳杨

\n

\n

雨下大以后

\n

松树变成了

\n

长出叶子的佛塔

\n

一座森林

\n

就有一万座佛塔

\n

一千年前的人

\n

在雨中听着

\n

树叶念经

\n

一千年后的人

\n

在雨中听着

\n

树叶念经

\n

\n

(李柳杨,1996年生于安徽,诗人、小说家、摄影师。著有小说集《对着天空散漫射击》《没有玫瑰的街道》,双语诗集《金色橘子水做的太阳》。诗歌作品出现于电影《诗人》中,在海外揽获奖项。曾受邀参加佛莱多尼亚国际诗歌节。)

\n

\n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n

晕眩

\n

文/蒋雪峰

\n

\n

从望乡台朝下看

\n

月光笼罩的福田坝

\n

长了一层绒毛

\n

随时都会破壳而出

\n

从梦里飞起来

\n

\n

外婆把我的手拉得更紧

\n

给二舅相亲回来

\n

走了很远的路

\n

全世界都睡了

\n

\n

我太小了

\n

小得只能记住这个画面

\n

还有当时的一点点晕眩

\n

\n

(蒋雪峰,四川江油人。收税,写诗,遛狗,手机拍摄,偶尔抬头望天。)

\n

\n

主持人语:

\n

到底怎样才算是一首好诗?到底好诗有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前一个问题很难回答,后一个问题看似比较好回答。一个朋友说,是个中国人都以为自己懂诗,就像是个中国人都以为自己懂中医一样,动辄给别人说,你身体里有“湿气”。认为自己懂诗的,是觉得自己早就知道什么是好诗了,跟那些好诗一比,尤其是跟那些古代的好诗一比,你们现在这些诗人写的都是“狗屎”。因为有那样一个标准在了嘛。以往有现成的审美范例,根据那个范例一套,你这个套不上,那肯定就是不好。先不说,他是否真的懂了经典诗歌是什么,仅就用固定审美的套路去套一切这一点来说,这就是个“套中人”啊。

\n

开启现代诗的大师埃兹拉·庞德是这么说的:“蹩脚的批评家们执迷于陈旧的术语,这些术语往往原是用来描述公元前三百年以前发生的事情。”

\n

本期推荐的三位诗人的三首诗,有些比较统一的特点,进入诗歌的切口都小,都轻,都很安静。大概敏锐的人都能够感受到其中的那“一点点晕眩”。我不知道,面对这些诗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人说,“这也叫诗?”

\n

欢迎来稿,请看下面的征稿信息。

\n

张进步

\n

\n